Physical Address
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
川普145%關稅重創特斯拉,第一季淨利暴跌71%至4.09億美元,營收下滑9%。馬斯克沉默10秒,供應鏈與品牌危機加劇

川普關稅重擊特斯拉 財報淨利崩跌71%馬斯克沉默

TMN 財經編輯部報導

川普關稅重創特斯拉財報

2025年第一季,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商品加徵145%高關稅,重創美國汽車產業,連特斯拉也難倖免。根據最新財報,特斯拉營收193.4億美元,年減9%,淨利更暴跌71%至4.09億美元,調整後每股盈餘僅27美分,遠低於分析師預期的39美分。執行長馬斯克在財報會議上坦承,關稅政策嚴重衝擊公司獲利,甚至一度沉默10秒,震驚與會者與投資人。

汽車業務收入驟降20%

特斯拉汽車業務收入第一季大減20%,僅140億美元,幾乎全靠環境監管信用額度勉強維持帳面獲利,否則將錄得虧損。財報顯示,中國進口的電池與零組件因關稅成本飆升,供應鏈穩定性受創嚴重。國際貿易中心報告(ITC Trade Report)指出,自川普關稅政策實施後,中國出口至南加州的汽車零件貨船數量銳減44%,直接導致特斯拉生產成本上升與交貨延遲。

品牌形象與市值雙重危機

特斯拉的困境不僅來自關稅。馬斯克因與川普政府密切合作,尤其參與政府效率改革計畫,引發爭議,導致品牌形象受損。根據彭博社報導(Bloomberg Tesla Earnings),特斯拉市值自去年美國大選後累計下跌超1300億美元(約台幣4.16兆元)。財報中,特斯拉罕見未提供成長預測,並警告「政治情緒變化」可能進一步削弱消費者需求,投資人信心遭受重創。

供應鏈與市場前景不確定

特斯拉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,關稅導致的零件短缺與成本壓力,使其難以維持競爭優勢。同時,馬斯克坦言,全球政治環境的動盪可能長期影響電動車市場需求。面對分析師提問,特斯拉拒絕對未來業績做出明確指引,顯示公司對短期前景的謹慎態度。市場分析師預測,若關稅政策持續,特斯拉可能需調整全球供應鏈布局,增加在歐洲或東南亞的生產比重。

TMN 編輯部解析

川普關稅政策對特斯拉的衝擊,凸顯全球供應鏈在貿易保護主義下的脆弱性。國際貿易中心2024年報告(ITC Trade Report)顯示,高關稅使美國汽車業進口成本平均上升12%,其中電動車因電池依賴中國供應而受創尤深。特斯拉第一季淨利暴跌71%,不僅反映成本壓力,也暴露其品牌因馬斯克政治立場爭議而流失的消費者信任。世界銀行2024年第四季度分析指出,品牌忠誠度下降可能使特斯拉在北美市場的份額縮減5%-8%,對長期成長構成威脅。

從財經趨勢看,電動車產業正面臨供應鏈重組與消費者信心重建的雙重挑戰。特斯拉的困境為投資者敲響警鐘,顯示地緣政治與企業領導人形象對市場表現的深遠影響。TMN編輯部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特斯拉第二季財報,特別是其供應鏈調整進展與中國市場銷售數據。若關稅壓力未緩解,可考慮減持特斯拉股票,轉而配置歐洲電動車企業(如德國福斯或法國雷諾),這些企業因在地化供應鏈而較不受中美貿易戰影響。對於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,可關注特斯拉的亞洲擴張計畫,特別是印度與東南亞市場的潛在成長。長期來看,電動車需求仍將受益於全球綠能趨勢,投資者應保持靈活策略,平衡風險與機遇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