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醫美圈吹起「外泌體(Exosome)」熱潮,從抗老、回春、保濕到生髮,各種療程與保養品層出不窮。

外泌體是什麼?「抗老神物」療程火紅,法規怎麼管?

近年來醫美圈吹起「外泌體(Exosome)」熱潮,從抗老、回春、保濕到生髮,各種療程與保養品層出不窮。但到底什麼是外泌體?它真的是醫學突破,還是新一波商業炒作?政府又正在如何管理?

【外泌體是什麼?】

外泌體是一種由細胞包裹、直徑僅30〜150奈米的奈米級「小囊泡」,由細胞內部經由胞吐作用釋放到細胞外。它內含蛋白質、脂質、mRNA、miRNA 等訊號分子,可在細胞之間傳遞訊息、影響細胞行為,被視為細胞系統互相「通信的郵差」。

最早科學界誤認為外泌體是細胞代謝過程的廢棄物,但近十年研究發現它具有:

  • 促進傷口癒合與組織再生
  • 調節免疫、減少發炎
  • 增強膠原蛋白與生長因子生成 因此被視為繼幹細胞後的潛力醫療素材。

【外泌體怎麼用在醫美?】

市面療程主要來源包括:臍帶間質幹細胞、脂肪幹細胞、骨髓等衍生細胞,透過實驗室培養後,提取培養液中的外泌體,再運用於臨床:「

  • **外泌體導入:**搭配微針、雷射後塗敷,提高肌膚修復
  • **外泌體注射:**注射皮內或頭皮,作為抗老、生髮輔助
  • **靜脈輸注/關節注射:**較具爭議與風險,目前多為未核准項目

【療效真的有嗎?科學研究怎麼說】

小鼠動物實驗顯示,外泌體可加速皮膚傷口癒合,刺激纖維母細胞增生、增加膠原蛋白。部分小型人體研究結果指出:搭配肌膚治療(如飛梭雷射)使用外泌體,可縮短紅腫恢復期、提升皮膚彈性、改善細紋。但目前缺乏大規模臨床試驗,療效仍屬「潛力階段」。

【法規現況與2025年新規】

台灣目前外泌體仍處於灰色地帶,多數診所將其視為「化妝品成份」或「醫療美容醫材」進行操作。但衛福部2024年公告指出外泌體屬於細胞衍生物,不得任意宣稱醫療療效或注射使用,將納入《再生醫療法》範疇。

🔜 新法預計2025年上路,日後若外泌體作為醫療用途,必須依「製備標準、批號追溯、臨床試驗」等規範辦理。違者最重可處2000萬元罰鍰。

【消費者應注意什麼?】

  • 資訊公開:來源是否為合法細胞製造廠?是否有檢附培養與純化報告?
  • 使用方式:塗抹型與導入較安全;注射類須高度警慎
  • 價格差異大:市售一瓶外泌體精華可從數千到數萬元不等

TMH/想想健康觀點

外泌體確實是未來再生醫學與抗老領域的重點趨勢,但現階段臨床證據仍有限,且法規尚未正式明確上路,建議民眾抱持「輔助保養」的心態看待,切勿將其視為一針回春的奇蹟療法。真正能讓人“慢老”、維持年輕的關鍵還是在於:良好的生活習慣、睡眠、營養與壓力管理。

外泌體確實在生物醫學研究中展現再生與修復潛力,但目前臨床療效與安全性仍未完全驗證。在新法規上路前,建議民眾對「外泌體注射療程」保持謹慎,選擇合法來源/合格診所,並以保養性輔助心態看待,不宜抱持“一針回春”的誇大期待。真正的抗老,仍靠長期生活方式管理與醫療科技並行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