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高雄一位以減重手術聞名的網紅醫師王醫師,因其主打的「縮胃曠腸手術」在短短半年內執行超過300例、手術預約名單更超過千人,被不少人稱為「南台灣減重一哥」。然而,近期短短10天內就發生兩名患者術後不幸身亡的事件,震驚社會,也讓許多人開始重新審視這項看似「快速變瘦」的手術。
究竟,縮胃曠腸手術(SGJB)是什麼?它和傳統的減重手術有什麼不同?又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適合?讓我們一次說清楚。
縮胃曠腸手術,全名 Sleeve Gastrectomy with Jejunal Bypass(SGJB),是一種結合「袖狀胃切除」與「空腸繞道」的混合型減重手術。
它的概念是「雙管齊下」:
簡單比喻:SGJB 同時「縮小胃的進貨量」和「減少腸道的吸收量」,讓減重效果更快、更顯著。
雖然兩者名稱相似,但在技術細節上有明顯差異:
項目 | SGJB(縮胃曠腸) | RYGB(縮胃繞腸) |
---|---|---|
胃處理方式 | 袖狀胃切除,胃仍保留原本進出口 | 製作一個小胃袋,與胃分離 |
繞道長度 | 空腸繞道較短,保留較多吸收功能 | 繞道段較長,吸收降低更顯著 |
技術發展 | 近十多年新型技術,台灣正流行 | 1980年代已發展成熟 |
潛在風險 | 長期數據較少,需更多臨床觀察 | 長期追蹤數據多,副作用已知 |
由於 SGJB 的繞道段較短,部分醫師認為它的營養缺乏風險可能低於 RYGB,但同時減重效果與復胖率的長期差異,仍需更多科學證據支持。
依據國際肥胖治療指引,以下族群可考慮 SGJB:
而以下情況不適合進行手術:
儘管 SGJB 在許多減重門診被視為「有效且安全性不錯」的手術,但近期的王醫師事件提醒我們:再熱門的手術,也不是零風險。
常見風險包括:
王醫師案例的爭議點,正是在於短時間內手術量極高、是否充分篩選患者、術後追蹤是否落實等問題,這些都可能影響患者的安全。
縮胃曠腸手術(SGJB)結合了限制攝食與減少吸收的雙重機制,對許多嚴重肥胖與代謝疾病患者來說,確實可能帶來翻轉人生的契機。然而,手術效果並非唯一指標,安全性、長期營養管理、患者配合度,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。
面對媒體報導與網紅醫師的高人氣,我們更應冷靜思考: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手術?選擇的團隊是否能給你一生的照護承諾?畢竟,減重是一場馬拉松,不是百米衝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