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
Temu在地履約策略轉型 圖解其與美國本地商家合作的新商業模式

Temu改變美國市場戰略 擺脫中國進口轉向本地供應鏈

TMN 財經編輯部報導

Temu急轉彎!擺脫中國進口 轉型靠美國本地商家撐場

在美國前總統川普時期加徵的高額關稅影響下,跨境電商平台 Temu 正面臨營運模式的大轉變。該平台母公司拼多多(PDD-US)宣布,Temu 將不再依賴從中國直接進口的商品,而是採取「本地供應鏈」策略,優先上架美國本地商家的商品,藉此避開愈來愈嚴峻的貿易限制與成本壓力。

這項調整意味著 Temu 原本仰賴低價中國貨品打開美國市場的策略,正在逐步退場。Temu 表示,轉向本地商家的舉措不僅能有效因應關稅風險,也有助於提升服務效率與客戶體驗。


小額豁免政策搖搖欲墜 Temu調整路線應對未來變局

Temu 此次策略大轉向的另一大背景,是美國正加強對「小額豁免」政策的審查。過去,價值低於800美元的進口小包裹可免關稅進入美國市場,這項政策讓中國商品能以極低成本大量流入美國,但現在這個漏洞正逐步遭到堵住。

在政策不確定性與監管收緊的雙重壓力下,Temu 選擇提前布局,強化與美國本地供應商的合作,以減少對進口通路的依賴,提升供應鏈韌性與政策抗壓能力。


現實殘酷!Temu開始轉嫁關稅成本 消費者埋單

儘管 Temu 正全力推動「本地履約」模式,但轉型非一蹴可幾。在過渡期內,Temu 也被迫將部分進口關稅成本轉嫁至消費者。近期,美國用戶在結帳時會發現被加收一筆「進口附加費」,這正是川普時代所留下的高關稅正在發揮實質影響的表現。

根據報導,Temu 早在2月已指示中國工廠以「半託管模式」將貨品大量運送至美國倉庫。然而,由於關稅成本攀升至約145%,一旦庫存用盡、重新補貨,消費者可能將面臨新一波價格調漲。


其他電商也難倖免 Shein與大零售商同樣受創

不只 Temu,全球其他電商也同樣被關稅政策逼到轉型邊緣。快時尚平台 Shein 已經調漲部分產品價格,有些商品價格暴漲超過三倍,顯示其成本壓力驚人。而美國本土零售巨頭如 Walmart 和 Target 雖然尚未普遍調整價格,但也因供應商拒絕吸收關稅而陷入拉鋸。

這些企業更面臨政治壓力,可能被要求自行吸收部分關稅成本,以維護美國消費者的購買力與通膨穩定。但這類舉措也恐侵蝕企業利潤,引發更多營運與財務挑戰。


巨頭亞馬遜選擇沉默 面對關稅問題不願透露細節

作為美國最大線上零售商的亞馬遜,同樣被捲入這場關稅風暴。近期,外界關切亞馬遜將如何處理川普加徵的關稅影響,但公司表示不會公布相關進口成本細節。此舉引發市場關注,也凸顯大型企業在貿易政策變動下的壓力與策略謹慎。

亞馬遜的低調反映出零售業在政策陰影下的高度敏感。儘管亞馬遜擁有更強的議價與彈性能力,但與 Temu、Shein 等平台同樣面臨供應鏈重構與價格戰壓力。


TMN 編輯部解析

Temu 此次轉向本地供應鏈的策略,不僅是對川普關稅政策的被動反應,更是全球跨境電商趨勢的一次縮影。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,美國2023年自中國的進口商品金額下降近13%,顯示貿易保護主義正在重塑全球供應鏈。而根據 Gartner 研究,超過60%的企業正在計劃將供應鏈重新本地化,以降低風險與政策干預影響。

對 Temu 而言,此舉可能開啟新的成長機會。透過與美國中小企業合作,不僅能減少政策風險,還有機會開拓更多元化的商品類別與客群,提高品牌在美市場的認同度。與此同時,若能提升物流效率、建立本地倉儲網絡,將進一步強化其服務競爭力。

投資者可觀察以下幾項指標:Temu 在美國新增商家數量變化、本地商品佔比成長曲線,以及是否出現商品品項多樣化提升等現象。同時建議關注美國國會對「小額豁免」政策的審查進度,因其變動將影響未來跨境電商的營運模式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