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
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第三度訪問中國,與高層會晤並釋出 H20 晶片有望重啟供應訊號,是否預示美中 AI 關係將解凍?

黃仁勳三度訪中!輝達 H20 晶片可望恢復供應,美中 AI 冰封關係現曙光?

TMN 科技編輯部報導

美中科技冷戰背景下,輝達(NVIDIA)執行長黃仁勳本週再次現身北京,成為雙方罕見互動的焦點人物。根據《CNBC》報導,黃仁勳此行除會晤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,並與小米創辦人雷軍交流,亦明確表示輝達可望重啟對中國的 H20 AI 晶片出貨。這是他半年內第三度訪中,時間點正好落在輝達市值突破 4 兆美元的重要時刻。

與中國高層對話:未談稀土,但釋出合作善意

此次黃仁勳在北京不僅與中國高層官員進行交流,還特別強調,雙方討論聚焦於 AI 技術與應用,未涉及稀土與電池等敏感技術領域。他也透露,此行出發前已向美國總統川普簡報行程規劃,並獲對方祝賀輝達市值里程碑,暗示行程經雙方政府默許與協調。

針對外界對其參與政策放寬的揣測,黃仁勳澄清:「我並不參與任何政府決策。我的角色是把科技現況如實傳達給政府參考。」他強調,出口管制與其放寬均為兩國政府職權範圍。

H20 晶片恢復供應在望:重啟中國市場需9個月

受到美國出口限制影響,輝達自今年 4 月起暫停向中國出貨 H20 晶片。黃仁勳指出,目前情勢已有所緩解,雖然尚未恢復正式銷售,但已啟動供應鏈部署,預計整體流程可能需耗時 9 個月。他補充:「我希望未來能在中國銷售更強的 AI 晶片,因為技術日新月異。」

雖然 H20 並非輝達最尖端產品,但依然具有 AI 模型訓練效能,對中國本地市場極具價值。先前輝達已預警,由於中國市場受限,公司第二季損失 25 億美元,第三季預計再減少 80 億美元營收,凸顯重新打開中國通路的重要性。

肯定華為技術實力:中國 AI 發展非凡

對於中國 AI 龍頭華為的實力,黃仁勳毫不吝於稱讚。他指出,華為透過昇騰晶片、CANN 編譯器及 CloudMatrix 架構,已成功構築自有 AI 訓練生態,幾乎完全脫離對 CUDA 的依賴。他坦言:「任何低估華為或中國技術的人都太天真了。」

此外,他也高度評價中國開源模型的活力,特別提及 DeepSeek、Qwen 和 Kimi 等表現優異的 LLM 模型。黃仁勳認為,開源策略讓中國模型能快速普及,並應用於醫療、機器人、影像等多個場景。

「99% 的人都在使用 DeepSeek R1,這點非常令人印象深刻,」他說。

美中科技關係是否解凍?仍待觀察

黃仁勳此行可視為中美 AI 緊張關係中的一絲轉圜。他本人對再次訪中持正面態度,笑著表示:「我希望會再來,你們要邀請我才行!」

儘管雙邊合作尚處敏感階段,但輝達逐步恢復對中出貨的進展,無疑為市場釋出正面訊號。後續政策調整與企業實際落地,將是觀察中美科技競合下一步的關鍵。


TMN 編輯部解析:

黃仁勳三度訪中並與高層互動,無疑釋放出美中科技冷戰降溫的可能訊號。在晶片禁令持續施壓的背景下,輝達依循政策回歸中國,代表商業現實與供應鏈需求或促使雙方調整立場。

儘管黃仁勳強調「只是技術回報人」,其實際行動仍具有象徵意義,特別是在輝達中國市占重挫後,是否能藉此扭轉戰局,將成全球科技與金融市場的重要觀察指標。同時,中國開源模型崛起,顯示北京正努力建立去美化的 AI 自主體系,未來中國科技企業與輝達之間的競合關係,也將成為新時代全球產業鏈布局的風向球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