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
OPEC+決議大幅增產導致國際油價重挫逾4%,市場憂心供過於求持續惡化,布蘭特與WTI油價跌至近四年低點

OPEC+大幅增產重創油市 國際油價開盤暴跌逾4%

TMN 財經編輯部報導

市場開盤即重挫 投資人對供需失衡感到憂慮

國際原油市場5月5日(週一)甫開盤即遭遇猛烈拋售潮,布蘭特原油期貨7月交割價瞬間下挫4.6%,跌破每桶58美元,為近期罕見的劇烈波動。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(WTI)6月期貨同步重挫5.15%,報每桶55.30美元,市場情緒明顯受OPEC+宣布再次大幅增產所衝擊,加深全球供給過剩疑慮,且正值美國貿易戰升溫之際,更讓原油需求前景籠罩陰霾。

領導國政策轉向 OPEC+放棄減產維穩策略

OPEC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OPEC產油國3日會議達成共識,決議延續4月增產節奏,繼續提高日產量,這代表該聯盟政策已明顯自長期減產轉為積極搶占市占率。據與會人士透露,沙烏地阿拉伯對部分產量過剩成員(如哈薩克)表達不滿,主導推動此番增產作為懲罰手段。此舉立刻引發市場對供需失衡的恐慌,油價應聲崩跌。

增產幅度驚人 單月供應再增40萬桶

根據OPEC+內部數據顯示,自6月以來,聯盟日產油量已累計增加40萬桶,與4月宣布的三倍增產幾乎持平,顯示此一轉向並非短期應急措施,而可能是持續性戰略行為。市場觀察人士指出,OPEC+試圖以擴產重奪過去因減產政策而失去的全球市占率,然而代價可能是油價長期低迷與市場不穩。

預期心理崩解 原油期貨價差反轉

此輪油價大跌不僅體現在價格層面,期貨市場的結構亦出現劇烈變化。原本代表供需緊張的逆價差結構(近月高於遠月)出現反轉,9月與10月布蘭特原油期貨轉為順價差,預示市場認為未來供應將更為寬鬆。交易員指出,這樣的價差變化常見於過剩危機初期,是油市長線不看好的具體表徵。

川普貿易戰影響浮現 油市需求同步受創

除了供給面壓力激增,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升高對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稅攻勢,也對能源市場形成雙重打擊。貿易緊張可能拖累全球經濟成長,削弱製造業與物流需求,間接壓抑原油消耗。2025年以來,原油價格已數度重回4月創下的四年低點區間,反映市場對需求端的普遍悲觀。

專家示警 增產難被市場吸收

ICIS石油分析部門主管Ajay Parmar直言:「OPEC+的增產根本無法被市場吸收。」他指出,近期需求端幾無成長,尤其在新一輪關稅政策下,消費者與企業支出雙雙趨緩,使油價走弱幾乎無可避免。他補充道,市場目前正進入「供給過剩與需求疲弱的雙重夾殺期」。

投銀調降預測 布蘭特目標價下修

面對OPEC+激進增產策略與國際市場需求同步疲軟,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(Morgan Stanley)迅速調降2025年下半年原油價格預測。該行預估第3、4季布蘭特均價將落在每桶62.50美元,較先前下調5美元,分析師指出:「額外供應擴大了原先模型已顯示的市場過剩程度,短期油價將難以反彈。」

TMN 編輯部解析:油市進入結構性轉折期,投資人應保持警覺

OPEC+的政策轉向揭示原油市場已進入新一輪權力再平衡階段,沙俄聯盟將市占率視為核心目標,意味著未來數季供應過剩狀況可能延續。同時,全球地緣政治與貿易風險升高,使需求端難有亮眼表現,原油價格恐陷入「高供給、低需求」的長期泥沼。投資人應審慎評估原油及相關能源資產配置,關注未來幾個月是否出現庫存暴增或新增產能,才能提早因應潛在風險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